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1109章 屈突诠问计(3/4)

第1109章 屈突诠问计(3/4)

文臣主兵事,南衙卫士一般由各折冲府番上;宦官居北,称为北衙或北司,羽林亲军等禁兵属北衙,由皇帝亲信宦官负责,武臣主兵事,北衙禁兵一般为皇帝、太子亲兵。



    有时南北衙兵将也会对调、互兼官职。



    按说南衙还是北衙这个选择并不难……



    在整个唐前期,与北衙禁军的发展壮大同步的是府兵制的衰落与瓦解。在禁军的发展过程中,府兵不断被吸纳进来,从而在人员和职任上都实现了禁卫合流,北衙禁军同时成为府兵制瓦解的因子和出路。北衙禁军的出现是唐朝针对府兵制本质发生变化,府兵亲密程度下降问题做出的回应,其发展则是逐步摆脱南衙影响,向内廷化演进的过程。



    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制度,大大提升中枢集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且这是此时的政治形势决定的,不可能因为某一个人而改变。



    关陇集团被打压、世家门阀的衰落,都是促进这一进程的因素。



    但是,成熟的制度也孕育着它的反面,宦官干军、兵骄将堕等政治痼疾已然深埋其中。皇帝为了让自己不受制于权臣所采取的措施最终却导致皇帝受制于家奴,这真是一个历史的悖论……



    当然,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再好的制度若是有一群骄奢淫逸、贪污腐败的人去执行,也必然是大厦倾覆、帝国崩颓的结局。



    “去北衙吧。”



    房俊说道。



    无论如何,终唐一朝,北衙都牢牢矗立在权利的中心。这个时候正是北衙兴盛的起始,能在其中站稳脚跟并且立下一些功劳,屈突家几代人都可以躺在这个功劳簿上吃老本。



    另外,在这个法度极不完善、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强权既是公理。有几个好兄弟手中掌握的兵权是极其稳妥的形势,即便不会去窥视什么,也能够在忽如起来的局势下占据主动。



    所以,他又对李思文说道:“你也回去跟给英国公修一封家书,提及进入元从禁军的事情,看看英国公的想法如何。若是不出某之所料,陛下接下来定然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