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四十八章 有煤矿!(1/6)

第四十八章 有煤矿!(1/6)

    如今在西北地区,一百斤上等煤炭价值一钱八分银子。



    按照一口煤窑一天出煤五千斤计算,就是五两二钱六分银子……一年就是两千零五十三两银子,扣除开采、运输成本,还剩一千五百两银子左右。



    承包一口煤窑是五千两银子,不到三年半就能回本,剩下十一年半全都是赚的,能盈利一万多两银子。



    如果按照秦锋说的,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再加上新式开采工具,回本的时间会更短,盈利的银子能翻好几倍,这么好的生意,傻子才不干呢!



    “一万五两银子,田家商号要三座煤窑!”



    “三万两银子,宋家商号要六座煤窑!”



    ……



    “薛家商号,要三十座!”



    商人们都是算账能手,算出来利润如此之大,顿时来了精神,争抢着承包煤矿,尤其是女公子—薛瑾瑜一下子要了三十座煤窑,可谓是财大气粗!



    很快的,八十六口煤窑全部承包出去了,共计得银四十三万两,用来赈济饥民、招抚流寇,起码可以救活几十万条人命!



    当然了,秦锋打出神木煤矿这张王牌,不仅仅是为了这点银子,还有更多的好处:



    一则,神木煤矿非常之大,它的真正名字应该是神木—府谷—东胜超级大煤矿,覆盖方圆几百里范围,以后随着煤矿开采点的增加,可以跟商人们换取更多的银子,进而救济更多的饥民!



    二则,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要想全面开采神木煤矿,起码需要十几万劳动力,这就等于给十几万饥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一个人有活干,就能养活几个家人,这等于又救了几十万饥民。



    三则,随着煤炭的大量开采,不仅可以让百姓们用上廉价燃料,免受寒冬之苦,还可以用来炼铁、炼铜、烧砖瓦、烧石灰、烧瓷器……进而推动这些行业发展。



    行业迅速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工作,救济更多的饥民,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则,等以后时机成熟了,秦锋准备在神木煤矿附近弄一座工业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