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朱瞻基的血泪史(2/4)
她也无奈地退出大殿回到后宫焦急地等待。
“我儿学识尚浅,文笔稚嫩让诸位见笑了。”太子赶紧自嘲一下缓解气氛。
“臣倒是觉得,论学识文笔恐怕比另外一位世子强多了。”杨士奇笑着说道。
朱瞻基是太子世子,徐钦是魏国公世子。杨士奇这里是调侃徐钦不学无术。
徐钦除了诗才有点意思,其他的满应天府都知道,不学无术。甚至对史书和圣人都敢颇有微词。
要不是看他不学无术,很多人都要口诛笔伐了,但是一想跟一个青楼小霸王打口水仗。
饱学鸿儒都不屑一顾。好鞋不踩搅屎棍。
满屋子的人听了杨士奇的话,都笑了。
“没学识,不代表没见识。此事我想陛下已经想通了。这位小国公啊,你说他雄才远略,净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你说他不学无术,可是这所作所为又都是百年谋。”
杨士奇摇头晃脑地说道。徐钦的一些作为他是知道的,无论是恩设榷场还是训练郑和的队伍,还是改良火铳。
所作所为当得起雄才大略,可是除此之外,真是一言难尽。
他这一说话,其他人都收敛了笑容。想着背后的深意。
朱棣摸着胡子洋洋自得,这满屋子就他跟杨士奇看懂了徐钦的用意。
洋洋得意的同时,又想到徐钦的小小年纪。然后看了看太子,想想自己的孙子。
杨士奇这是在提醒自己,徐钦可能是可托付百年的大臣。可以当做国家重臣来培养。
“士奇,不要绕弯子,快告诉孤到底怎么回事儿?”太子有点着急了,毕竟是他的儿子。
杨士奇看看太子,看看陛下。朱棣点了点头。
“回太子,‘上下同欲者胜’是一个将军要想的问题,如果我没猜错小公爷,认为不合格的就是这一点。
跟学识和文笔无关。甚至他未必懂什么学识文笔。”
杨士奇说道。
太子听懂了,换句话说,徐钦也许不学无术,甚至朱瞻基写的是什么,好不好他根本不懂。
但是徐钦的见识高远,他认为朱瞻基不应该把自己当成一个将军想问题,只需要看到第一句话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