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笛赋》(第一更)(2/4)
舒随侍,芊红亦是在列,坐于厅内一隅,不言不发,自顾自的品味点心瓜果。 笛赋》。 是近月来流传在南阳、云梦之地的一篇赋文,内容很是哀婉,很有些伤感之意,加上是楚人宋玉所做,是故传开的很快。 再加上又有传是宋玉为燕国使者刺秦所作,更是引得山东诸国之人传阅,周清有兴趣,也是在前几天扫了一眼。 宋玉,的确有些才华,据闻,年轻时候,更是容貌俊美非凡,如今老矣,倒是不显。 “一时有感,闲趣之作,焉得令玄清子这般深意。” “笛赋》却为在下听闻燕国使者韩申刺秦之后所作,其行却为壮阔,此举却为悲壮,千年以来,鲜少有人可比。” 闻此语,宋玉神容未改,只是浅浅一笑。 笛赋》之言,万人阅览之,有万人之意。 玄清子欲要将此心加在自己身上,并无太大作用,自己早已不理会楚国之事多年,是故,自己为之无感。 “笛赋》之内,有一言,玄清记得很清楚。” “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泰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 “莫不也是闲趣之言?” 周清笑语,笛赋》之内是否有那般深意,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自己也并非要将些许罪过压在送与身上。 而是此人师承楚国芈原,天生的目光中对秦国有敌对之意,这一点着实难以改变,山东诸国诸人口中所传秦国之象。 然……又有何人真的前往秦国一观。 “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枝间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 “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 “此为宋玉之意。” 口中语落笛赋》最后之言,宋玉看着条案侧的侍女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