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九百五十五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1/9)

第九百五十五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1/9)

    当皇帝脱口而出,问用倭奴水下作业可否的时候,朱载堉的情绪,十分复杂。格物博士们不赞同的原因十分清楚:不要因为修桥,弄得沸反盈天,比如胡元修黄河大堤,就把天下给丢了。格物博士们一致认为,如果真的爱惜百姓,就不要现在修这座桥,以后生产力提高,有了更大功率的铁马,更加稳定的排出水箱里的空气,减少水下沉箱的伤亡。但皇帝一句,倭奴可不可以,直接把朱载堉给问懵了,他根本就没考虑过。朱载堉是好人,他想不到;朱翊钧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个好人,所以这是他下意识的反应。“那用倭奴,是可以的。”朱载堉仔细设想了下,技术是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的,至于进步血的代价,让倭奴来付出就好了。朱翊钧低声问道:“那大概要死多少倭奴?”朱载堉稍微核算了下,俯首说道:“桥设计长度为3.5里,主桥为2.2里,大约要死两三千倭奴,甚至更多。”“那就按一万准备好了。”朱翊钧思考了下说道:“可以把桥修高点,万一日后要通大船,过不去才是麻烦。”“预算可以再加,慢慢论证仔细设计,反正这座桥也要等开封郑州到汉口的驰道修通才能投入建造,不急于一时。”“臣遵旨。”朱载堉俯首领命,他觉得陛下的意见是非常中肯的。航道深度影响了运力,长江作为通衢九省最重要的水路,如果因为修了桥,阻碍了航运就有些顾此失彼了,到时候再拆,又是天大的麻烦。而且武昌汉口长江大桥,是大明第一座长江大桥,这就是标准,其他的长江大桥也会跟着这个标准走,所以修高一点,修宽一点,理所当然。陛下当然会有这个担心,绥远驰道才修成几年?那时候看几十年内完全够用,短短几年,就因为运力不足,需要补充扩建。驰道还好说,那长江大桥,可不方便拆了修,修了拆。而且复杂工程的设计,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论证的,这个真的急不得,周期可能会长达数年时间。大明皇帝并没有直接离开北大营,今天没有早朝,但操阅军马还要继续。大明皇帝的活跃,是万历维新持续推动的动力之一。一般而言,一个复杂系统架构,如果出现了故障,那么局部修修补补,再进行数次大修,是可以焕发新的生机。大明这个复杂系统架构出现了一些运转上的问题,张居正进行了修补。考成法、清丈、振武、整饬学正等政策,都非常有成效,代表着大明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