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位传谁?(1/4)
晚间,朱瞻基夜宿寝宫之中。
朱瞻基身上穿着一身就寝的衣服坐在床边,三十五岁的帝王本该是英姿勃发,雄才大略的年纪,可在朱瞻基的身上,只有无尽的悲秋与荒凉。
夜,静静地。
即便是紫禁城,一样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杨士奇到了,王桂通报之后,杨士奇便急匆匆的进了寝宫。
随后,寝宫就余下君臣二人。
朱瞻基前些年壮志踌躇之际,也曾跟杨士奇两人畅谈到深夜,甚至还多次出宫闲逛,逛着逛着就去了大臣的家中。
因此,也造就了朱瞻基一个‘夜访阁老’的美名。
“陛下面色憔悴了些。”
杨士奇顿首道。
朱瞻基动作很缓慢的站起来,坐到一旁的软榻上,盘腿而上,随后自顾自的俯身去打开面前的一堆蛐蛐罐,用一根细长的棍子逗弄起里面的蛐蛐。
杨士奇叹了口气。
如今的天子性情大变,不理朝政,曾经的意气风发不见了踪影,只余下了满身的病气跟颓废,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皇帝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
“内阁首辅。”
朱瞻基声音雄浑却中气不足的喊了一声。
杨士奇闻声跪地。
“臣在!”
…
“大位传谁?”
…
杨士奇顿住了。
僭越的在皇帝问策的时候抬起头来,眼神有些惊愕的看着皇帝。
他没想到陛下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在永乐年,太宗皇帝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
朱瞻基逗弄着罐子里的蛐蛐,这是一只宁津上贡的蛐蛐,黑头阔背、叫声洪亮、鸣叫不止,这一只蛐蛐,朱瞻基很是喜爱。
“太子。”
杨士奇回答。
…
朱瞻基沉默。
杨士奇的心里咯噔一声。
皇帝难道……。
“若是太子无德呢?”
朱瞻基再问。
杨士奇斟酌一番,稽首道:“回陛下,太子年幼乃是璞玉,好好教诲将来必然能成为明君。天下无人是生来便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