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54章 金陵早市(1/5)

第54章 金陵早市(1/5)

    清晨,

    天微微亮,李青便起了。

    耍了一套太极拳,就着满是冰碴的水洗漱了下,长途跋涉数年来的心理疲惫尽数消去,精神抖擞。

    李青舒服地做了个扩胸动作,呼吸着沁人心脾的冰凉空气,只觉浑身舒泰。

    去东厨挎上菜篮子,李青出了门,去赶早集。

    许是来的早,又许是刚过冬至,集市场出不算热闹,也不算冷清。菜贩、肉贩隔好一会儿,才吆喝两声,赶集的三五成群,走几步、停几步,挑选菜品……

    李青也不急着买菜,走马观花似的闲溜达,全身心感受着金陵早市。

    时下的金陵早市,比早些年更为兴旺,卖菜的,卖肉的,卖水果的,卖的小吃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尤其是早食小吃,得益于煤炭开采成本的持续走低,流动性的小吃摊开始兴起,一辆推车,一口锅,一个铁灶,半袋子煤炭,就能支起来一个小吃摊。

    开市来,罢市走,十分便捷。

    由于成本较低,价格也相对实惠,一些会过日子的小资人家,都会特意跑来这边吃早食。

    李青一圈没逛完,集市场就热闹起来,人流量大了不止一倍,早前佛性的摊贩,吆喝声、吆喝频率,明显加大……

    当下的大明,称得上断崖式的世界第一富强,而金陵、苏州、杭州、京师,又是大明最富的四大州府,处在金陵城中心的集市场,又怎会不繁荣?

    各种蔬菜、肉类自不必多说,果类也是异常丰富。

    苹果、红柿、柑橘、冬枣、山楂、甘蔗、梨子、石榴……不仅品相上乘,而且瞧着十分新鲜。

    随着消费力的持续增强,自然而然地带动了生产端的革新,商贩果农们通过不断提高储存技术,使得许多秋季的水果,到了冬季,仍保留七成以上的原汁味。

    李青一边走,一边看,足足逛了两刻钟,才在一流动的馄饨摊位前停下。

    “客官,来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去驱寒?”摊贩见李青停下,立即取出小马扎,让李青坐。

    李青顺势坐下,问道:“多少钱一碗?”

    中年摊贩见他穿着不凡,不想还会问一碗馄饨的价钱几何,不由得愣了下,才如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