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 身份规则,终生绑定(2/3)
“对,暂时定为州府制作,也想过是府城做,州府和府城之间等事后再定!”
“陛下,第五项最后也有编号,但现在黄册上的住址,城内只是精确坊和里,而城外则是精确到村,并没有编号,是不是说我们还要先将编号定下来?
如果定了编号,那如果有人要搬家是不是意味着他的身份证要重新制作?”
“编号是肯定要定下来的,这有利于核查、提高效率等,而搬家这种概率不算大。”
“陛下,身份证如果丢失了或者因为失火、大水等等问题损坏了怎么办?”
“身份证第一次办理由朝廷出银子办理,人手一张,且每人拥有一次免费补办的机会,补办过后再次丢失就要自己花银子办理了,成本价格就行。”
崇祯回答完后,思索了几息:“朕的初步想法是身份证采用宽十六点八厘米、长二十二厘米,如果按照这个尺寸和刚刚估算的价格,一张身份证所用纸张价格是二十五文,
再算上油墨、印刷、备案等等,成品一张三十文左右,不算高。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尺寸,等会儿朕会给诸位解答。
另外,身份证一旦丢失,必须立刻到所在县城县衙登记挂失,同时申请一张新的身份证,新的身份证和丢失的哪一张身份证除了签发日期不同外,其余一模一样。”
“陛下,身份证的目的或者说使用的范围有哪些?应该不止是精准统计人口这么简单吧!”
“问的好!”
崇祯点了点头:“身份证是唯一的纸质证明个人身份的文书,没有身份证那就是黑户无法享受任何朝廷给予的免费待遇,诸如上学、分配耕地、赈灾领取粮食等等,
除此外,诸如从皇家银行贷款、办理各种如路引和店历等各种文书、务工等等,可以说以后没有身份证,整个大明都将寸步难行。
朕以务工举个例子吧,所有人去工坊、商队干活,工坊等都必须登记工人的身份证号,一是方便我们掌握百姓们从业的真实情况,
其次则是能看到百姓们的收入和推测工坊的真实产出,防止偷税漏税等等;有真实的身份证号存在,工坊的主人想造假都不可能,因为那是一整套的信息。
名字可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