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切腹自尽(2/3)
是当务之急,当前最重要的是议和怎么办。大殿之上,皇帝、叶孤城之外,还有金九龄、石星,外加那个翻译文士。这个时候叶孤城也知道了这个文士就是议和谈判的代表沈惟敬。….皇帝沉声问道:「议和接下来该怎么办?」石星是兵部尚书,也是主和派,议和就是他主抓,可是叶孤城把事情办成这样,难道黑锅要让自己背吗?石星不出声。按理说这件事问不到叶孤城,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想问叶孤城的罪,就让他走。可是皇帝已经习惯了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问叶孤城,小时候就是如此。虽然叶孤城没为皇帝办过几件事,但每一件事都相当棘手,这也让皇帝不自觉地让叶孤城参与其中。叶孤城道:「如果皇上还想继续议和,我可以亲自去一趟扶桑,代表我大明谈判。」「啊?」所有人都是一惊,叶孤城这个罪魁祸首去了扶桑,还不被碎尸万段啊!石星倒是很希望叶孤城能把议和谈判的事接过去,而沈惟敬更加希望皇帝能同意叶孤城的提议,要不然去扶桑的只能是自己。在战争岁月,沈惟敬不怕深入敌营,那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可是现在叶孤城不讲武德,斩了「来使」,自己再去,可就无活命之理了。但他二人都不敢接话,一切还要皇帝定夺。金九龄则再一次被叶孤城的想法惊呆了,虽说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但叶孤城这是「置之死地而无生」,他完全看不到深入敌营的活路。叶城主未免也太刚烈了吧!而且以他和皇帝的师生关系,这不就是在将皇帝的军吗?那皇帝的沉默是什么意思?想同意?这里边的信号可就太不寻常了。皇帝沉默了许久,摇头道:「不可,倭人野蛮、凶残,师父不能身入险境。」金九龄长出了一口气,这还是事后皇帝第一次叫「师父」。沈惟敬却是一惊,难道还要自己去吗?他从最开始在平壤的倭营谈判开始,就一直是大明的代表。正常情况下,去倭国谈判的应该就是他。沈惟敬想拒绝,但他不敢。皇帝对叶孤城的态度也让他不敢埋怨叶孤城,只能哭丧着脸,一言不发。石星则是眼观鼻,鼻观口,如老僧入定,对外界没有任何反应。叶孤城问道:「议和失败会怎么样?」皇帝把目光投向石星,他是兵部尚书,该他回答。石星道:「议和失败,就会再启战事,国力经不起再这么折腾了。」言下之意就是「和」最重要,是叶孤城把国家推到这么艰难的境地。叶孤城冷笑:「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