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第五百零八章 儒墨之争(2/3)

第五百零八章 儒墨之争(2/3)

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孔子认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墨子就‘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孔子认为,人人都要努力成为‘君子’,墨子就自称‘贱人。’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哪怕国君,父亲不爱你,大臣或者儿子也要无条件的爱他们。墨子就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要互相关爱。孔子认为‘敬鬼神而远之,’离鬼神越远越好。墨子不仅相信有鬼神,还认为一个人如果做了好事,鬼神会奖赏他,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鬼神会惩罚他,以此来鼓励人向善,约束人心中的恶。孔子认为凡事天注定。而相信鬼神的墨子却不相信命,他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儒家重祭祀,墨子说儒家“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简直就是谬论,滑天下之大稽。儒家重礼乐,墨子就提出‘非乐。’“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糠糟,日食饮不美,面目颜色不足视也;衣服不美,身体从容丑赢,不足观也。是以食必粱肉,衣必文绣。”墨家和儒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尚贤。’不过,这也是所有学说,包括国家的共同点,毕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把有才能的人推走,而是想尽办法吸引过来。墨家十论一经上市,就给了儒家重重一击,在各国广泛传播起来。之后孟子等儒家先贤开始对墨家进行反击,认为墨家的‘兼爱’是‘无父。’而墨家则认为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父母妻嫡长子皆守丧三年,而叔伯弟兄庶子等则守丧五月是伪善,你要是真善,咋不守一样的?两派的仇恨简直比天还高,比海还深。即便是墨子去世之后,墨家分裂,两派的斗争也没有停止。孔子的弟子,子夏,到了魏国,开创了西河学派,弟子李悝,在魏国展开变法。众所周知,法家可以为骨,却不能为肉,若全用法家,则太苛刻,必须有其他学派作为辅左。而李悝变法正是以法家为骨,以儒家为肉,选贤举能,开创魏国百年霸业,把秦国死死的锁在关中,一步也出不来。申不害变法,则是以法家为骨,黄老学说为肉,被申不害称之为‘术’。简单来说就是,国君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一天到晚装神秘,这样谁都猜不透你想什么,所有事都交给大臣。汉初的时候,汉朝正是依靠黄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