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唐时明月宋时关> 第七百零七章 熟人来到(3/4)

第七百零七章 熟人来到(3/4)

,气势恢宏,却也流露出傲视天下之才,抒发了胸怀远大的抱负,极位狂傲,容易招致非议,被视为狂妄不羁之徒。但当时掌握吴国实权的是徐知诰,看到文章之后,觉得年轻的韩熙载有点狂,并没有看重他,觉得放在地方多磨砺,因此,当时从中原南迁过去吴国士子很多,大都得到擢用,惟独韩熙载没有被重用,初任校书郎,先后充任滁州、和州、常州从事任职。升元元年(937年),李昪完成了禅代,正式建国称帝,才把韩熙载从外州召回南唐的都城金陵,授他秘书郎之职,掌太子东宫文翰。秘书郎的本职工作是掌管国家图籍的课写之事,但韩熙载却被派到太子东宫,可见李昪对他仍然心怀疑虑。狝韩熙载在东宫一待就是七年,与太子的长期相处,使李璟对韩熙载的才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对韩熙载来说,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保大元年(943年),李昪驾崩,太子李璟即位。因为韩熙载是东宫旧僚,所以李璟即位之始,就任命他为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赐绯。员外郎虽然仍是六品的官职,但毕竟是尚书省郎官,在唐五代属于清选之官,升迁的前途较好。但后来韩熙载虽然不断提升,成为知制诰以后,感念李璟知遇之恩,对于朝中大事,或驳正失礼之处,或指摘批评弊端,章疏连连不断,引起朝中权要的极大忌恨与不满,尤其是宋齐丘、冯延巳等人的不满,从而开启党争,使韩熙载日后的仕途充满了坎坷与艰辛。这就是韩熙载的波折的一声,如今过了花甲之年,唐国覆亡了,他本已迷茫,即将被宋军带往大宋去,想不到被人提前接走,带到这里,再次回到吴国后人的地盘上。一生兜兜转转,最后回到了原点,只不过,年龄已经不再年轻。徐铉也是大致如此,他是江北广陵人,最开始也是在杨吴做官,担任校书郎,后来在南唐做官的。对于二人而言,如果现在加入南吴复***,他们也不算背叛南唐,反而是回归杨吴正统了。狝韩熙载内心翻腾,却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叹道:「我已经六十四岁了,身体年迈,还能有什么用处?」苏宸拱手道:「韩老大才,待南吴复立之后,继续恢复吴国的国号,您担任同平章事,当朝宰相,完全没问题,徐大人也是如此,担任参知政事,同时六部尚书随便挑选兼任,恢复朝政,把吴国新底班建立起来,这一次,吴国就是我们来维护了,帮着新主公完成大业!」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