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节一封信(2/4)
小贩咽了咽口水,不敢再东拉西扯,结结巴巴道:“吵架时那小子的声音很大,我怕引来巡警便少收了些钱,他付完钱朝邮筒里投了份信就走了。”“记得时间吗?”“记得,五点过一刻。”这时,负责现场的特务头目也在旁小声补充:“处长,卑职问了邮局,邮筒一日一收,目标投放的信件已经送走。由于普通民用信件没有记录,无法直接追溯,弟兄们正在询问投递员,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但希望不大。”邬春阳转身看向不远处的邮筒,又看了看炒货摊,心中已然有了几分猜测。袁初宇跟小摊贩吵架怕是有意为之,其目的是增强目击者的记忆,从而留下自身的活动轨迹,并将调查人员引到那份信件上。不出意外的话,信里一定写了袁初宇失踪的原因,以及嫌疑人的线索。这位数学系高材生应当察觉到了危险,想要给自己设道保险。——如果与神秘人的见面一切顺利,他就将信收回,反之,调查人员可以通过信件找到嫌疑人。但对方万万没想到,山城警署根本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浪费了最佳的调查时间,白费了他的精心计划。所以,袁初宇很可能将信件寄到了学校、家中或者其它什么常去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确保信件被人收到或者尽快回收信件。得派人监控中央大学和袁宅,嫌疑人很可能也知道了这件事,一个学生在职业情报人员手里,是无法保住秘密的。那么能不能通过地址倒查信件呢,答案是不行,因为工作量太大了,也容易打草惊蛇。邬春阳想清楚,正要下令对中央大学、袁宅进行全面监视并排查目标经常出入的场所,却有小特务快步走来小声汇报。“处长,二处传来的消息,目标在交通银行有笔两万美元的存款,嫌疑人随时都会去取款,宋处长希望咱们派人蹲守。”邬春阳眉头紧锁,稍加思索后说道:“分出三分之一的人手过去盯着,发现嫌疑人不要轻举妄动,想办法找到对方的落脚点。”“是!”众特务齐声回令。听到手下们的回复,邬春阳又道:“剩下的人立刻封锁学校和袁宅,目标经常出没的地方也不能放过。市内通信起码要三到四天才能送达,这意味着袁初宇寄出的信件还在邮递途中,大家蹲守时要有耐心。(ps:零零年左右寄信给朋友,同一个市花了五天)记住,若是发现信件或者可疑人员,同样不要动手,我要嫌疑人身后的情报网,谁要是坏了事,家规你们晓得。”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