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多多益善(2/4)
彭越和英布了吗?
“两个贼寇,不值一提。”正统兵家是看不起这种流寇的。这种流寇根本没有地方治理的观念和策略,哪怕这两位曾经参与过垓下之围,也不过是在侧翼做一些骚扰牵制,那一战有他们没有他们,其实影响不大。
“卢绾、郦商如何?”
“带一路兵马,攻一座城池,运气好就能成功。”韩信说。
一位燕王、一位大汉右丞相,带兵能力在韩信看来就不过如此。
“小韩啊,你这个嘴很得罪人啊!这样下去,万一哪一天朕不在了,谁能护得住你呢?”
“这不是你问嘛。你问我不能胡说八道,有隐瞒的话,你再制我一个欺君之罪,找机会把我砍了,我找谁说理去?”韩信翻了一个白眼。这个怨气还是在的。
“那么灌婴……”
“你别让灌婴打正面,要有很强的步兵硬推上去,灌婴从侧翼骚扰,骑兵来去如风,可以扰乱敌军阵营,步兵一推就赢了。”
刘邦拿出小本本来开始记录。
“你觉得樊哙和夏侯婴……”
“樊哙得有人管着他,他打着打着就光顾着自己冲了。恨不得光着膀子冲上去,他只能打那种敌军胆怯的仗,碰上个有定力的将军,樊哙得被人剁成肉酱。至于夏侯婴,夏侯婴你带在身边,夏侯婴没战死之前,陛下你是不会死的。但是别让他自己再去做先锋了,我知道夏侯婴觉得自己车战之术天下无双,但是那是没碰到过真正能打的,对上名将,夏侯婴冲锋,也不过是给人送人头。”
韩信这有一番点评,是当今兵学名家最高端的点评,这些名将虽然很多并不是韩信的麾下,甚至韩信并没有亲眼见过他们战阵的表现,但是仅仅凭着军报、功劳册,韩信就能精准的把握每个人的能力和风格。
刘邦也已经能算是战阵上高手,听到这样的点评,还是觉得很过瘾,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前你说张村不能打……说说如果你打张村,会如何?”
韩信陷入长久的沉默,好半晌才说:“张村不是兵法的问题,是战法完全不一样……臣下到现在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