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神来了也没有办法(2/3)
本应该成为企业技术栋梁,却沦为混日子的人“围剿”,心里的感触越发深。这些人不反省自己为什么技不如人,却总想着把比自己强的人拉下来。那个来砸他家窗户的人,难保没有受这些人的“洗脑”。他用淡定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他曾经觉得高攀不起,如今却觉得可悲的人,说:“霓虹人能三十年都只做机床的手工刮研这一个工序。请问在座的诸位,有谁曾在车间里花几年琢磨或者练习一个工艺或者一个技术?”这几个技术人员不论老少,每年待在车间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所有技术都仅限于图纸和口头。别说是他们,就算整个机械厂的几千职工里,像他这样愿意日夜泡在车间琢磨设备的人也找不出第二个。所以,后来他才能成为那个机械专业的大拿,企业家。而他们却被时间淘汰。那些人脸上发热,不敢看程时。毕竟程时再不济,也至少把个德意志的小型数控机床研究透了。他们呢?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程时说:“所以我们跟他们缺的不仅仅是经验,材料,软件和芯片,更是沉下心来十几年做一件事的态度。”有人被他数落了,有些恼羞成怒,说:“你说那么多,你又能做到用一把刮研刀就解决导轨精度问题吗?”程时挑眉,似笑非笑望着他们:“不然你觉得,我拿到德意志机床之后,怎么在那么短时间内提高了精度?我虽然达不到霓虹老师傅的水平,但是比起在座的各位绰绰有余。”那些人都不敢再跟程时对视。蒋郁东有些好笑:呵呵,这下彻底老实了吧。总有人不信邪,要把脸凑上来让程时打。程时说:“不过大家也不用太灰心。虽然霓虹机械的精度高,但是娇气得很。我们中国的机械虽然精度不高,但是抗造。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结合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只要舍得花功夫,迟早会赶上的。”“各位都是老技术人员,我就不详细说刮研的操作要领,浪费大家时间了。导轨修复完成后,如果把握不好精度,可以拿到我这里来,用检测设备测一下。:”“精度达不到就回去再修复,修复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技术是可以练的。就算短时间内达不到霓虹的水平,也至少能解决眼前机床精度问题。”技术人员一边记录,一边交换了个眼神。他们听懂了程时的潜台词:你们修复好了要拿来给我看看。谁都别想蒙混过关。程时:“接着我要讲的是主轴系统优化。现有的轴承因为使用